构建和谐社会与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问题研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标志着我们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性质,决定其必须担负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广大党员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能否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事关成败。流动党员作为党员和流动人口的特殊群体,如何探索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办法,使之始终符合新形势的需要,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和谐“音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崭新而极其重要的课题。
  一、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质上是指以人为主题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简言之,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其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这样一种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发展要依靠人,发展是为了人”的理念。流动人口与自然之间、与社会之间及相互之间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动党员作为流动人口中的特殊群体,对其加强教育管理,使之带领、凝聚、依靠周围的流动人口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人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紧迫的现实需要。
  (一)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以我县为例,流动党员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结构不均。在年龄上,虽然各个年龄段均有所分布,但青壮年占有相当比例,其中35岁以下的1027人,占23.5%;
36—45岁的2369人,占54.2%;
46—60岁的923人,占21.1%;
60岁以上的54人,占1.2%。在受教育程度上,流动党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含研究生)的500人,占11.4%;
高中或中专学历的878人,占20.1%;
初中以下(含文盲)的2995人,占68.5%。二是流向和就业分布相对集中。全县4138名流出党员虽遍布各个地方、各个行业,但大多生产生活在城市。流入党员主要集中分布在县城的个体商业、饮食服务业、家政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领域。三是人员构成具有多样性。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众中的党员,因生计而流动,数量较大且绝大多数生活在城市底层,与普通人群接触广泛。作为利益受损者,怨气重,如不及时加强教育管理,让其游离于党组织之外,久而久之,势必忘记党员身份,淡化党员意识,有的甚至与党对立,其产生的负面影响难以估量。另一方面,一些有文化、有技能、有管理能力等能人型党员也在市场经济中四处“淘金”,并逐渐成为拥有较大经济、文化等资源的既得利益者,对地方经济具有不可低估的左右作用,如不加强教育管理,势必影响社会和谐。
  (二)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保持党的先进性,核心是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现阶段保持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靠广大党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发挥先进性来体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的是通过发展,消除当前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不和谐因素,以发展求和谐。流动党员多数较年轻,有朝气,有活力,许多人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和一技之长,在各行业起着重要作用。流动党员保持不了先进性,党的先进性就不全面。大力加强对广大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积极主动地引导他们投身创业、努力工作,并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有利条件,搭建活动平台,使他们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必将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三)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是强化流动人口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不断增加。流动人口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引导和管理,是维护社会稳定的迫切要求,而流动党员是流动人口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必然带动和影响整个流动人口。加强流动人口管理,首先要抓好流动党员管理,充分发挥他们在流动人口中的纽带、带领作用,使流动人口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自觉维护社会稳定。其次要通过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进而积极探索做好流动人口中党的工作,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们虽然积极采取措施,在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方面进行了一些大胆探索,但作为党员中的特殊群体,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仍然存在一些殛待解决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
  1.流向不确定。有的流动党员外出前不主动向党组织汇报,有的外出后不与党组织保持经常性联系,处于“断线”状态;
有的党员外出打工场所不固定,居无定所;
有的来去自如,既不开具党员证明信,又不转移组织关系或不持《流动党员活动证》;
有的主观上不接转组织关系,不愿缴纳党费,造成居住地和所属地无法实施有效管理的局面。据调查我县4373名流动党员中,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前,党组织知道其具体流动地点的只占10.6%,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各级党组织加大了寻找流动党员的力度,但仍有17.7%的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


  2.管理难落实。有的流动党员远离属地党组织务工经商,一年难回一趟家,根本无法参加组织生活;
有的大中专毕业生党员和退伍军人党员,将组织关系挂靠在父母所在单位或干脆揣在口袋里,外出谋生,以致一两年,甚至三、五年游离于党组织之外;
有的党组织对《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发放和验证工作抓得不紧,加之个别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动党员活动证》不认可,致使一些流动党员行前不办证,或有证不交给流入地党组织,导致管理难到位。据调查显示,我县流动党员中,能参加一定组织活动的只占53.3%,办理了《流动党员活动证》的不到50%。


  3.教育跟不上。随着党员流动范围的扩大,因流动党员年龄、文化结构的不同,从事行业的增多,走南闯北,接受新鲜事物多,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转变较快,党员对教育需求也各不一样;
一些流出地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学习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流入地党组织也因各种原因没有开展好对流入党员的教育,致使对这部分党员的教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4.作用难发挥。有的流动党员长时间远离党组织,不易得到党组织的帮助教育,组织制度的约束作用难奏效,易受不良环境影响。有的退休党员到子女身边生活或在外地定居,对党的工作不上心;
有的下岗党员一心务工挣钱养家,淡化党员身份,无心参加党组织活动,履行义务缺位,责任心不强;
有的党员降格以求,个别甚至放任自流,违法乱纪,损害党的形象。据调查情况看,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仅占36.7%;
作用发挥不明显和不能发挥作用的占63.2%;
个别党员甚至起反作用。
  (二)主要原因
  1.党组织管理弱化。以市场配置为主导的市场经济,带来资源和人的大量而充分地流动,党组织单纯的属地管理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一是党员流出地和流入地缺乏较好的双向协作管理机制,流出地或流入地单方面的努力,对流动党员管不住、管不了;
二是一些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比较单一,习惯于管静不管动,没有切实制定和实施流动党员管理的有效措施。三是有较多的新型经济组织未建立党的组织,其中的流动党员无法就地融入党组织的教育管理。
  2.教育模式老化。随着信息时代的逐步形成,党员的思维、观念发生着巨大变化,需求随之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迅速显现。一是教育要求的单一性与党员需求的多样性不相适应。少数党组织忽视了教育对象需求的差异性,没有从实际需要出发,在教育要求上过于强调一致性,不能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二是教育内容的一维性与党员思想的多维性不相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决策多元化、利益多样化,带来了党员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多元化,而少数党组织在党员教育内容上单一、空洞,不能贴近党员思想实际,无法解决深层次上的观念问题。三是党员教育形式的静态性和党员活动的动态性不相适应。流动党员的流动性、分散性,使党员教育在人员、时间上都难以落实。四是对流动党员管理教育缺乏系统研究,管理口径不一,操作简单,弱化了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吸引力和号召力。
  3.经济结构多元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物质文明的丰富和不健康思想的侵蚀,导致思想观念物化。一是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规则、求利观念难免渗透到党内生活中来,导致一些人理想信念动摇、价值取向异化、社会行为失范。一些党员放松了政治理论学习,放松了自我要求,思想观念不能与时俱进,辨别是非能力退化,抵御腐蚀能力弱化,对金钱、物质、个人利益考虑过多,对社会上一些负面现象不能正确认识,尤其是当个人利益受到冲击时,便心理失衡,抱怨组织、抱怨领导。二是极个别党组织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对流动党员的工作生活关心不够,忽视了人的基本需求,致使有的流动党员生活困难也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无法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逐渐产生了离心情绪。
  4.党员意识淡化。正是由于党组织管理的缺位和教育的不到位,导致党员的党员意识弱化和宗旨意识淡化。一是由于个别党员入党动机不纯,把入党看成是到党内捞好处,一旦没有好处了则想脱离组织管理,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群众,不愿履行党员义务。如某乡一学校张某,因组织上将其调离并免去副校长的职务,而心生不满,竟提出退党。二是思想变动大,组织纪律观念不强。一部分流动党员,跨地域流动,脱离了党组织的纪律约束,“免疫力”减弱,少数行为自由化明显,把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当作是给自己找事。三是个别党员在岗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因为下岗带来巨大生活落差,对党组织这个“娘家人”心生怨气。四是大部分流动党员不珍视党员身份,对组织的认同感淡化,认为党员称号只是个政治荣誉,在经济活动中靠的是挣钱,不愿公开自己的党员身份。


  三、对策和建议
  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发挥他们对周围流动人口的联系作用、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作用、开展思想工作的教育作用,进而积极探索做好流动人口中党的工作,最大限度地消除不稳定因素,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人与人之间和整个社会的和谐,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一)增强流动党员的荣誉感和参与意识,促进党员之间的和谐。相对而言,流动党员所处的社会环境更为复杂多变,他们的思想信念和人生价值所经受的来自各方面的冲击更为激烈。增强流动党员的荣誉感和参与意识,是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问题。一方面,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流动党员享有党章规定的所有权利,保证他们同流入地党员享有同样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具有与其他党员同样的“含金量”;
另一方面,各级党组织要积极创造条件让流动党员有更多地参与党的各项活动的机会,享有对本地本单位事务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的权利,为他们提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条件。如我县*镇北城社区的流动党员龚明刚,从部队复员转业后,没有正式工作,在社区党组织的鼓励下,积极参与和配合社区工作,主动帮助贫困党员和群众,主动联系在社区的流动党员,积极参与和宣传先进性教育活动,被社区广大党员和群众亲切地称为“编外干部”。
  (二)探索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新体制,促进党员与党组织之间的和谐。
  1.建立双向管理体制。通过树立“全国一盘棋”、“全省一盘棋”的大党建观念,建立起由流入地和流出党组织协作配合、共同负责的双向管理体制,从而改变过去单向、被动管理机制下,党组织管理乏力的问题。如我县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一方面将联系到的107名外地流入党员就近就便的编入党支部参加教育活动;
一方面主动与流入党员原所在地党组织联系,寻求他们的支持和配合,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既加强了对党员的教育,同时也受到了党员的欢迎。
  2.改革管理模式。变过去以户籍、行政关系为主要依据的流动党员管理模式为在各地的县(市、区)一级统一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乡村(街道)设立流动党员登记站,有专人负责,定期开展活动的新模式。同时通过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的组织,将其中相对固定的流动党员纳入规范化管理,使之能够接受到教育。如近年来,我县在“两新”组织建立的5个党支部,其中的50多名流动党员,在各自的工作中都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深受同事和业主的好评。
  3.构建网络管理“平台”。加强组织关系接转各环节的管理,建立自动联系、不脱节的管理机制。改进党员证管理,增强党员证的科技含量和信息量。依托网络,实行全国联网,与身份证配套使用,解决身份难确定的问题。
  4.实行党员证定期年检和党员定期登记制度。由党员所在党支部每年一次对党员证进行审核,三年一次对所属党员进行重新登记,从而自动淘汰一些不合格党员。
  5.将管理与服务有效结合。寓管理于服务,在服务中加强管理。充分发挥流动党员所在党支部的作用,采取由在家党员“一包一”或“一包几”的方式,加强对流动党员的联系和帮助,并协助党组织做好对流动党员的具体服务工作,使流动党员时刻体会到党的温暖,从而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如我县卫生局党员***,退休后到美国探亲,负责联系她的党员甘伟,长期通过电子邮件给她送学习资料,并帮助其解决一些家事,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也通过电子邮件发回了两篇心得体会,并深有感触地写道:“虽然我在异国他乡,但党组织对我的关心和帮助,使我感到温暖,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无论身在何处,我都会以党员先进性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维护党的形象。”
  (三)畅通党员“出口”,促进党员自身的和谐。对流动党员无正当理由不办理组织关系转移手续或《流动党员活动证》的,要给予批评教育;
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缴纳党费,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的,应按自动脱党处理;
对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的,要劝其退党;
对要求退党的,经过支部大会讨论决定,予以除名;
对堕落为腐败分子的,要坚决予以清除。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党员与群众的和谐。一方面根据当前流动党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我为党旗争光”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通过党员全程教育、个别谈心教育、典型示范教育等方式,使流动党员在改革开放中进一步解放思想,认识到自己虽下岗或外出务工经商了,但党员的先进性不能丢,先锋作用意识不能淡,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牢记党员的权利和义务,时刻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另一方面,各级党组织要通过“扶助”工程、“爱心奉献”、“结对共建”等各种活动,帮助弱势党员尽快走出困境,让流动党员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教育广大群众永远跟党走,保持和增强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和谐。

推荐访问:教育管理 构建和谐社会 流动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