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大工作,,促进社会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当前全党的一件大事,也是当前我们人大工作的主题。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做好人大工作,关键在于能否致力于在提高人大监督工作水平、增强代表履职实效、强化人大自身建设上创新。对此,我们作了如下尝试。
一、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创新人大监督工作。
人大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是一脉相承的。促进构建和谐社会,应立足人大监督工作,树立监督的权威,把人大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工作创新上,以提高监督水平。
(一)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确定监督重点。把提高人大监督水平与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结合县情,围绕县委中心工作、政府重点工作,把代表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工作和法律法规贯彻执行等情况,作为监督的重点。做到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和监督重点的有机结合,以达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监督有效的目的,体现人大监督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一致性。工作中,我们始终增强中心意识,大局意识,使人大的监督工作与县委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同步合拍。去年,我县人大常委会针对代表反映强烈的全县矿山乱开滥采、山体破坏严重的现状,组织调查组开展了专题调查,就存在的问题,向县政府制发了“监督意见书”,实施了重点监督,并就政府落实“监督意见书”情况进行了跟踪督查,加大了监督力度,促进了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围绕宪法、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认真开展执法检查活动,保障宪法、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通过这些监督,支持了政府工作,体现了在县委的领导下,与政府同奏一支曲、同演一台戏的配合效应,收到了好的效果。
(二)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审议质量。人大常委会会议是人大依法行使监督权的主要形式。在实践中,我们以提高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来提高人大监督水平,促进构建和谐社会。具体做到:议题的确定有的放矢,增强监督的针对性;
围绕议题深入调研,提高审议的准确性;
会议审议充分发扬民主,敢于提出调研中了解的问题和建议,体现建议的真实性;
及时反馈审议意见,抓好整改回访督查,增强监督的实效性。近年来,我县人大常委会的议题都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由各工作委员会、主任会议、常委会会议反复研究、讨论后确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在每次常委会会议前,都认真组织开展相关议题的调查研究,努力掌握真实情况,撰写出一定质量的初审报告,为提高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提供保证。如:每年两次的财政运行质量审议,常委会都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审议,作出有关决议、决定,推动“一府两院”依法行政、民主行政、科学行政,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创新监督手段。近年来,我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监督与支持这一原则。工作中,准确把握监督重点,注重结合政府工作的难点实施推动性调查研究和监督检查。一是对政府工作难点问题进行参与性调研。2003年,常委会结合县政府加强对建筑税和医疗税收的征管工作,组织两个调研组,分别对两方面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深入调研,发现两行业具有丰厚的水源,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市场监管,对县乡(镇)财政上缴、契税征管、医药税率等政策进行微调,刺激税收的增长。二是对群众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将监督工作向基层延伸。今年初,通过对公安派出所建设情况的督查调研,发现公安队伍建设中存在基层警力少、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建议政府及主管部门增加经费投入和基层警力,维护社会治安,保持社会稳定。三是改进调研、视察方式,增强监督实效。采取大规模调研、视察与小规模调研、视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实在的专题活动。每年人代会前,县人大常委会都组织代表以小组为单位,深入基层、深入选民、深入实际开展大规模的调研、视察活动,为大会审议和提出代表议案、建议做好充分准备;
平时,根据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等有关议题,适时组织部分县人大代表、机关同志开展小规模调研、视察活动,以提高会议审议质量,这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四是针对不在职权范围内的重大难点问题,努力寻求省、市人大常委会的“外力”积极推进。工作中遇到的职责范围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勤于向上级人大常委会请示、报告,促使上级人大常委会开展调研,并主动配合和参与,借助调研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以维护社会和谐为目的,促进问题的解决。
二、按照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创新代表工作。
人大代表是人大工作的基础,要做好代表工作,必须将发挥代表作用的着力点放在落实代表议案、建议的办理实效上。通过督办代表议案、建议,提高办理实际效果,增强代表履行职责的积极性,以使代表更好地督促政府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把自己要办的事与群众想办的事结合起来,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
(一)加强联系,为代表履职创造条件。在实践中,我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建立和完善主任及委员接待代表日、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小组、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重要活动向代表通报等一系列制度,畅通人大常委会与代表密切联系的民主渠道。此外,常委会每年还分片举办代表培训班、组织开展法律知识问卷活动、发放代表学习资料、代订《中国人大》和《江淮法治》等刊物,提高代表法律水平和履职能力,努力为代表知情知政创造条件。每年人代会前的代表活动,都要求广大代表深入基层、走访群众,了解和掌握实情,使代表能够更好地代表民意、反映民意,准确提出具有全局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议案和建议。
(二)提高质量,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常委会以代表小组活动为抓手,积极拓展代表闭会期间的活动渠道。多年来,我县人大常委会一直将代表小组活动纳入乡镇人大工作年度考评内容。通过建立代表履职登记卡制度、开办“今日代表”栏目等形式,提高代表履职自觉性。进一步规范代表联系选民工作,畅通代表联系选民的渠道,增强了代表履行职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完善机制,提高议案建议办理效果。代表提出的议案、建议均是人民群众期盼解决的问题,办好代表议案、建议是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应以提高代表议案建议办理质量为目的,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督办与协调,研究制定《代表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标准》等规章制度,加强督办,严格考核,促使“一府两院”办理议案、建议的过程,成为得民心、树诚信,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
三、按照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强化人大机关自身建设。
在人大工作中能否体现合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关键在提高人大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学习教育,提高干部整体素质。和谐的社会是高度文明的社会,只有提高干部整体素质,才能保证各项工作朝和谐方向迈进。人大机关要结合干部思想和工作实际,积极开展各类学习教育活动,以提高机关广大干部的综合素质。本届以来,我县人大常委会,十分注重机关的学习教育,将创建学习型机关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建立和完善了机关学习制度,确定每周一为机关“学习日”,集中组织机关干部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人大业务知识。同时,要求机关干部树立时时学、处处学的终身学习理念,通过学习有效提高了广大干部的法律水平和业务能力。去年,县人大机关通过开展作风整顿活动,进行了为期近3个月的学习、教育和讨论,使大家统一思想,摆正了位置,提高了服务意识,增强了做好人大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机关内部初步形成了踏实肯干、争先进位的良好局面。常委会还先后加入两个全国区域性的人大工作联席会和研讨会成员单位,共同进行理论探讨与工作交流,有效提高了常委会工作水平。通过纪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50周年活动,使大家深切感受到50年来的人大工作的变化,进一步深刻认识党的领导在人大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体会到人大工作的发展与创新,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党性观念。
(二)推进人大机关干部的合理流动。人大机关干部是人大工作的生力军,要充分调动机关干部的献身人大工作的积极性,不仅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启迪,还需要科学的干部管理激励机制。因此,必须在干部的管理、交流和使用上坚持计划性和长期性,优化干部结构,增(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网络.com查看)强队伍活力,形成有出有进、合理流动的良好机制。
三加强环境建设,增强机关内部凝聚力。加强人大机关建设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机关内部工作环境建设,我们将机关内部工作环境建设作为凝聚干部人心、树立机关形象的一项工程来抓。坚持软、硬环境一起抓的方针,着力改善机关办公条件,为机关干部创造一个安逸、舒适的工作环境,形成一个人人安心、人人思进的工作氛围,推进人大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只有在致力于提高人大监督工作水平上创新,致力于在增强代表履职效果上创新,致力于在人大自身建设上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定职权,更好地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好地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推荐访问:促进社会 人大 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