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研讨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运用

问题研讨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摘自:《江西宜春四中》

[摘要]: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潮流。要求教师在“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下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作者就“问题研讨法教学”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从指导学生质疑、课前备课、课堂教学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问题研讨法、教学历史、课堂教学

当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潮流的时候,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做?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有一个准确的把握: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体现为基础性、发展性和时代性并重,同时提出多样性和选择性原则;
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和规定了高中历史教育的基本目标;
基于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在课程内容方面着重克服“难、繁、偏、旧”的现象。由此,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今天的历史课堂教学,必须时时围绕“以学生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现代教育理念来展开。

我们对这样的历史课或许都不陌生:讲台上,教师意气风发,挥斥方遒;
课桌前,学生凝神屏气,走笔游龙。一堂课下来,教师按备课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如牛儿吃草,先吞下去,待日后慢慢反刍。下课铃声一响,老师、学生都如释重负。我们对这样的历史优质课也很熟悉:教学程序环环相扣,教学内容面面俱到,重点难点精雕细琢,辅之以声画优美的多媒体课件,授课教师的从容演绎加上几个精心设计的问题带来的学生活动,便构成了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优质课。有一位德国的博士生在考察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学校后,他用了两句话评价了中国的教育,“中国的教师是全世界最能讲的,中国的学生是全世界最能考的。”[1]纵观我们现行学校课堂教学,其共同的病理特征就是:“教师讲的全部是科学真理,滔滔不绝的讲授淹没了学生萌发的各种问题,黑板上移动的粉笔消除了探索的冲动。”[2]换言之,我们的课堂教学缺乏问题意识,我们的教育理念中更多的只是要学生“学会”,而不是教学生如何“会学”!

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已刻不容缓!众所周知,改进教学方法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转变单一的教师课堂讲授式的教学方法为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二是转变学生被动接受式学习方法为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方法。要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样一种新型角色关系,就应该认真地考虑:如何将课堂45分钟真正交给学生?

从高一开学以来,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了“问题研讨法教学”。“问题研讨法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围绕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有一定深度、广度的探索、讨论,让他们在独立思考、教师引导、互相启发或争辩中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学习能力。”[3]之所以采用这一教法,是因为“问题研讨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取得认知思维的高效率,利于培养学生的富有创造性的学习能力。……是‘授之以渔’的有益实践,是教与学两者有机、和谐统一的极好方法。”[4]笔者试就自己课堂教学所做的一些尝试,谈谈几点还不太成熟做法和体会。

一、指点质疑思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知识不是智慧,提出问题才是智慧。科学发展的历史结论告诉我们:科学只能从问题开始,只有通过问题才能激励人们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去创造。问题的提出是上好“问题研讨法教学”课的重要前提。

“问题研讨法教学”的实施基本上分为两种方式:1、教师设计问题。2、学生提出问题。我主要采用第二种方式,并强调学生课前的预习。原因有二:(1)按照教师设计好的问题展开教学,学生只是遵循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仍然是“老师要我知道”,而非“学生想要知道”,不能突出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特征,教师的问题应该是在学生提问基础上的升华,起的是画龙点睛的作用。(2)在有限的45分钟内,学生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并提出问题,并通过讨论解决问题。

但是,刚步入高中的学生大都不习惯提问,课前的预习也只是把历史书当小说看,了解一点情节过程,不知该问什么。根据这一情况,我主要指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提出问题:(1)从教材内容结构入手,把一节课的教材内容处理成“为什么”(史实的背景)、“是什么”(事件的过程)、“有什么”(史实的评价)、“还有什么”(与其它史实的联系)四个部分,从这四个角度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对教材结构形成规律性认识。(2)针对本人无法解决和难以理解的内容提出问题。(3)在与同学的讨论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在引导学生质疑思路过程中,要注意对提出问题的学生进行鼓励,哪怕是提出一个简单不过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问题。例如:在《鸦片战争》一课中,有个学生提出“中国正当贸易是否处于入超地位?”(教材明确写道:中国处于出超地位。)看似错误的问题,其实是学生不明白何谓“出超”与“入超”。如果教师不明白这一点,只是简单地说:“书上明明写的是出超。”恐怕这个学生从此会再有问题了。此时的教师,不仅要指出问题的错误所在,解释“出超”和“入超”这两个概念之外,更应该对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大大表扬一番,并且要指导学生如何准确表述自己的问题。

二、打破传统备课模式,注重上课资料的准备。

因为课堂教学主要是围绕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来组织,而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是不可完全预知的,因此,在备课环节中,除保持传统备课中“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具准备”、“教学方法”这些基本要素之外,我增加了“教学资料”这一环,“教学过程”设计基本省略,主要根据学生提问情况临时组织,并通过“课后反思”来补充和完善。

备课时,教学资料的准备是最为重要的。其一,要预先从学生的角度设定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根据问题组织相关材料。以《鸦片战争的影响》为例:学生课前提问主要集中在“什么是领事裁判权?”、“什么是片面最惠国待遇?”、“怎样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些概念上,而这些问题是我在备课中就已充分考虑到的,课前已把《五口通商章程》中关于“领事裁判权”的条款、《虎门条约》中关于“片面最惠国待遇”规定等制作成投影。其二,对教材中相对缺乏的材料或重要内容要做适时补充。《洋务运动》中,在比较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对待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不同态度方面,补充《李鸿章致总理各国事物衙门函》中相关内容供学生分析理解。在《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一节里,教材中没有关于“保路运动”的叙述,因此,对于这一对武昌起义起了直接推动作用,成为辛亥革命导火线的运动的相关问题要有足够准备。

三、课堂教学突出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与创新能力,不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

“问题研讨法教学”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整堂课基本上以问题作为教学活动的开端;
把问题作为贯穿教学全过程的主线;
让问题作为教学活动的归宿。因此,课堂教学不强调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以《甲午中日战争》一课为例:

学生课前提问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上:1、甲午中日战争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2、《马关条约》为什么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3、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三个问题也就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学生问题,对教材中“战争经过”、“三国干涉还辽”、“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等问题不做讲解要求,集中时间处理三个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进行思想教育。在战争背景的处理中,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内容从当时的日本、西方列强、朝鲜、中国四方进行总结和归纳。对《马关条约》危害性的认识,通过课前设计的《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内容对照表,提高学生比较、综合问题的能力。在处理战败原因问题上,首先要求学生在“战争经过”中找出清政府的策略、清军将士的表现,教师补充中日双方有关军备情况的材料,然后由学生展开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中国战败的原因。

“问题研讨法教学”是立足于“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要使这一教法能够运用自如,还需经过更多时间的摸索和领悟,积极加强自身历史修养,使自己在三尺讲台上挥洒自如,游刃有余,进入教学艺术的“自由王国”。

[参考资料]:

1、刘德华:《“点击”学校课程----走在十字路口的科学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

2、朱光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方法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3、张建中等:《问题教学法刍议》《中学教育》2003年第6期。

4、刘军:《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的认识》《历史教学》2003年第1期。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注释]:

[1]刘德华《“点击”学校课程----走在十字路口的科学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

[2]同①。

[3]朱光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方法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4]同③。

推荐访问:教学法 研讨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