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山东省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有感》

山东省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有感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邱家店镇第二中学 冯建民

2009年5月13至14日,学校派我参加了在泰安市举行的“山东省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研讨暨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中期总结会议”。会议日程是两天,5月13日上午在泰安师范附属学校五楼多媒体会议室听取专家报告,下午分初中、小学两个学段进行课堂教学观摩和点评。初中在泰安六中进行,小学在泰安师范附属学校进行。5月14日上午继续在各个点上进行课堂教学观摩和点评,下午在泰山大酒店会议室课题组学校进行课题的总结。

短短的两天紧张又充实,收获颇丰。下面就将我的一些琐碎的感想和体会写下来与大家交流共勉。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相互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小学至高中的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这四个方面是国家为了帮助学校更好地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而特别指定的几个领域,而非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全部。四大指定领域在逻辑上不是并列的关系,更不是相互割裂的关系。“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方式渗透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部内容之中。另一方面,“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则是“研究性学习”探究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四大指定领域是以配合的形态呈现的。

除上述指定领域以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但课程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总之,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经过几年的实验改革,我省的综合实践活动取得重大成效。

通过聆听省级专家和领导们的专业性报告以及观摩省级教学能手们的观摩课,不难看出,经过几年的新课程的实验改革以及研究,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为主线,充分发挥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体性、引领性、学科性的优势,突出它的综合性、开放性的特点,恰当地引进研究性学习方式,注重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整合发展其他教育资源和学习板块,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更丰富、开设有载体、效果更明显。

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把主体意识、目标意识、决策反馈意识、矫正意识和情感意识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准则,以问题的解决为载体,以活动设计的探究性、交流设计方案的互动性、实践操作的互助性为主要学习特征,达到目标追求的综合性。

初步形成:“学校+中心+基地”教学模式,形成:融合式、拖带整合式、并进式和单开式等多方式实施模式。

模式的基本流程: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教师活动:创设情景—指导调查—引导反馈—启发分析—组织反馈—分层指导—提供机会—总结拓展

学生活动:产生需求—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初步设计—技术论证— 实践操作—展示作品—自我评价学生点评创新

 三、综合实践活动有别于其他基础课程学科。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它与其他课程具有互补性。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性。

1、整体性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体性。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范围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

2、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4、生成性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生成性。这是由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取向所决定的。每一个班级、每一所学校都有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每一个活动开始之前都有对活动的周密设计,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性的一面。但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特性却是生成性,这意味着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定目标的机械装配过程。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

5、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二者既有其相对独立性,又存在紧密的联系。具体说来,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存在以下三方面的联系:第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可能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
第二,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
第三,在某些情况,综合实践活动也可以和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因此,妥善处理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既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又是一个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课题。

四、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1、各个学校重视程度不一样,有些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制度保障力度不够,缺乏整体的规划,课时不足等问题。

2、教师队伍建设滞后。很多学校由于对不重视,所以对于主页教师队伍的建设存在应付随意的现象,今天叫这个老师教,明天叫那个老师教,没有长远建设规划和长远的眼光,更不能有效管理。

3、对课程的定位错位,偏离国家课程的方向,同校本课程、地方课程,混为一谈。正如王秀玲主任所言:“国家课程地方化,地方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单一化”。

4、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窄化、研究形式庸俗化、弱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选题脱离学校学生的生活实际水平,不能体现学校社区的特色。

5、教师困惑迷茫。如何处理与学科教学的关系以及如何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等问题是教师困惑不不堪。

6、由于设计到学生的安全责任问题,学生的很多活动手到限制,活动方式单一,空间封闭,过程短暂,学生不能获得丰富的体验。

7、缺乏可行性评价和有效地评价。

以上是我的一些在这次活动中的一些收获和所感,仅与大家交流


推荐访问:山东省 有感 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