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清材料议论文隐喻义

·审清材料议论文的隐喻义

  上一讲,我们谈到看材料议论文应审清材料的思想性,这一讲,我们要谈及如何审清材料的隐喻义。有些材料具有比喻和类比意义,如高考作文提供的材料《毁树容易种树难》、《树木·森林气候》等,这类材料较多的是故事、寓言、格言和自然现象介绍,下面分别择例说明。

故事材料:
唐朝诗人刘禹锡写过一首《昏镜词》,词前有一则引言,说的是有位擅长做镜子的工匠,制作了十面铜镜出卖,其中一面平整光洁,其余九面朦胧履昏暗。有人指责他做工太粗糙,工匠却笑着回答:因为买镜子的人要求不一样,那面明镜皎洁无比,在它面前半点瑕疵也无法隐藏,这只有长得很美的人才会用,而这样的人在生活中不过十分之一。所以我在十面镜子里,只做一面这样的镜子。

  这个故事的隐喻性,显然体现在工匠巧妙的答话中。工匠这番话,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人们喜欢照怎样的镜子?确实,在他看来,多数人照镜子是要欣赏自己的美貌,而不愿照见自己的缺陷,因而要多造些昏镜,投其所好。这违背常情的做法暗示我们:工匠的这番话不是谈的人们生活中照镜子的问题,而是隐含针眨时弊的深意。而镜子的特点可以照人,那么,我们就可顺理成章地引出下面的比喻:如果把镜子比作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确有那么一些同志害怕批评,讳疾忌医,喜欢照昏镜而不愿照明镜的。可见,透过材料表面的荒涎夸张来审视材料的隐喻义,把握材料表现的事物的本质特征来明确材料的隐喻义,便不会就事论事、言不及题了。

  寓言材料:
有个船夫在急流中驾驶小船,船上坐着一位要渡河的哲学家,于是发生了下面的对话。哲学家:船夫,你懂历史吗?船夫:不懂。哲学家:那你就失去了一半生命。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数学吗?船夫:没有。哲学家:那你失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这时一股巨浪扑来,击翻了小船,哲学家和船夫两人都落入水中,于是船夫喊道:你会游泳吗?哲学家:不会。船夫:那你就失去了整个生命。

  这是马克思给他女儿讲过的一个阿拉伯寓言。这个寓言的隐喻义是什么呢?有人说,这是比喻那些有了知识就盛气凌人的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也有人说,这是比喻那些表面上有知识而实际上没有知识的人最终没有好结果;
还有人这样认为,这个寓言比喻了生活中没有知识的人比有知识的人更吃香;
等等。我们说,这几种说法都不符合材料蕴含的寓意。因为哲学家并没有盛气凌人,也不能武断地说他就是那种表面上有知识而实际上没有知识的人,而更吃香的看法更是脱离了材料的实际,据此类推,那么,一个不会游泳的读书人,偶尔失足溺水,就能得出读书无用论的观点? 仔细想一想:寓言中关于生命的三段话,实际上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而最后船夫讲的那你就失去了整个生命一句,是关键语句,它的隐喻义就是:你知识再多,如果不能解决眼前溺水的问题,又有什么用呢!明白了这一点,就可用来比喻说明任何科学,不能解决现实问题,都是无用的科学,由此提出理论必须结合实际的命题,就十分自然贴切了。可见,明确关键语句的隐喻义,有时可成为理解整段材料隐喻义的一把钥匙。

格言材料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生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格言的语句总是简炼。概括,富有哲理的,我们可以通过抓住关键词语来把握隐喻义。如句①中的磨砺和苦寒,就隐喻了勤于磨炼和乐于吃苦。实践出智慧和苦学长才干等意义;
    句②中的羡鱼和结网,就隐喻了良好愿望和实践行动的含意。整句的格言就告诫人们:光有愿望和决心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有坚实的行动。特别是结网一词更是落笔议论的重点,结字隐喻了勤奋、恒心、毅力、干劲;
    一句话,结网越努力,鱼捕得越多。这其中的比喻义也就非常明显了。

   自然现象材料: 从地下冒出来的清泉,或是在山涧流淌的清水,开始不过是涓涓细流。但经过了无数九曲十八湾,汇合了许多细流之后,不管遇到怎样险峻的悬崖陡壁,怪石狰狞,悬岩峭立,它都决不停止前进,它冲击岩石,发出震耳的轰鸣。它有时被摔得粉碎,可是又在山岩下聚合起来,继续滚滚向前。

这则材料和《清流与活源》的隐喻义不同,它不是表明流水和源头的关系,而是表明涓涓细流汇成江海的一种自然现象;
这是从概括全篇材料的意思着眼的。从关键语句和句式来看,那么材料中的决不停止向前的流水形象,不是象征着永远朝着一个目标勇往直前的精神吗?材料中的细流、汇合、冲击、聚合、滚滚这些词语,不是象征着集体力量是不可阻挡的吗?而不管……都这个句式包含的内容,不是象征着为实现自身的价值而百折不挠、不怕牺牲的可贵品格吗?所以,对有的材料要综合审视,既要概括全篇中心,又要理解关键词语和句子,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材料的隐喻义。

  一般来说,用含有隐喻义的材料写议论文,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启发,展开联想,去思考相似的社会生活现象或包含相似道理的一些事物;
同时就能理解:写这类议论文不能光停留在对材料隐喻义的挖掘上,要引申开去,着重论述所联想的事物或现象;
而准确揭示材料的隐喻义,找准两者的相似点,立论的第一步就不会偏离题意了。

如果看的不是一段材料,而是几段材料,那么,应按照上述方法理解每一段材料的含义,然后根据作要求,领悟各段材料的相同点或不同点,发表议论。例如下面三段材料:

    大哲学家黑格尔读书时养成了一个独持的习惯,这就是凡读过的东西,他都要在活页纸上认真地做摘录,然后把摘录加以分类,放进贴有标签的文件夹里。这样不管需要用到哪一条摘录,都可以马上拿到手。长年累月地广泛读书,细水长流地做读书摘录,使黑格尔的知识越来越丰富。

    毛泽东同志在学生时代就勤写笔记。他每次去图书馆,必定带上三件物品:地图、字典、笔记本。读书时,凡学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就立刻记在笔记本上。

    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十分重视摘录,他的摘录笔记本多得不可胜数。他每天上午总是伏在一张宽阔的书桌上写作,身旁堆满了笔记;
    下午到图书馆去,从大量报刊上摘录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注重知识的积累,为他的小说创作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素材。

  作文题:谈读书习惯 上述三段材料分别介绍了黑格尔、毛泽东、儒勒·凡尔纳的读书习惯,而且都说明了养成勤做摘录、勤写笔记的良好的读书习惯对掌握丰富的知识是十分重要的。这是材料的共同点;
材料的不同点是什么呢?那就是:黑格尔、凡尔纳是学者、作家,毛泽东还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家,他在学生时代每次去图书馆总不忘带地图,正说明他关心国家大事;
这就告诉我们,良好的读书习惯不仅能使自己成为掌握丰富知识的大学问家,而且也是革命者从事革命事业的武器。拿今天来说,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对实现崇高的人生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审清几段材料的共同点,是使文章中心明确、议论不脱离材料的前提;
理解几段材料的不同点,可从材料的比较分析中活跃思路,挖掘新的角度,使议论趋向深入。

  上面提到的1997年上海试卷作文题,提供的三段材料中,后两段材料实际上和首段材料提及的考分压力有关,而又分别从家长和学生两个方面进行说明,暗示考生要分析原因,同时应抓住不同的侧面进行议论。所以,就提供几段材料写议论文来说,对材料的析同审异工作必须特别仔细。而对我们来说,如果熟练地掌握了审清一段材料含义的基本技巧,那么,即使多看几段材料,根据作文要求来审清它们的含义,也是并不困难的事了。


推荐访问:议论文 隐喻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