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增强“两新”团组织活力研究

关于增强“两新”团组织活力的研究

金山团区委

内容摘要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以金山区漕泾镇、山阳镇、金山卫镇等三个镇的“两新”团组织为重点研究对象,总结了金山区在“两新”团组织活力建设方面的经验,指出了目前“两新”团组织在活力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在组织构架、活动、服务和保障机制方面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基层团建 “两新”团组织 活力建设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两新”组织在社会经济中所占比例日益提高,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要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以上”。与此同时,整个社会的就业方式、组织方式和动员方式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两新”组织日益成为共青团工作的重点领域。

金山地处上海远郊,工业基础较为薄弱,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金山区“两新”组织发展尤为迅速。伴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年集聚在这个领域,如何加强在这个领域内的共青团工作引起了各级团组织的重视。根据2007年9月的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区共有实地型的“两新”组织2918 家。其中,规模型企业约500家,独立建立团的组织141家,建立青年社团48个。在“两新”组织中共约有青年22000人,团员4000余人。

本次调研分三阶段进行,先后采用了座谈访谈、问卷调查、文献检索等研究方法。其中,在漕泾镇、山阳镇、金山卫镇等三个镇的“两新”团组织中发放问卷280份,收回有效问卷252份,有效率为90%。

二、增强“两新”团组织活力的意义

第一,增强“两新”团组织活力是服务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共青团是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这种特殊的政治关系决定了“两新”组织团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两新”团组织的活力是加强团的建设的中心环节,只有增强了活力,团组织的助手职能才能充分履行,团的组织优势才能发挥出来,才能为党的事业源源不断地输送合格人才和新鲜血液。

第二,增强“两新”团组织活力是促进“两新”组织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形势下,做好“两新”团组织的建设与管理,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才会更完善、更有活力。增强“两新”团组织活力不是为了“活力”而“活力”,而是为了更好地培养、管理和服务好团员青年,从而服务于“两新”组织的发展。在“两新”组织建立团组织,围绕科学管理、岗位攻关、扶贫助困、自身发展等内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服务青年、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既可以创造经济效益,又可以创造社会效益,而且通过活动凝聚人心,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这正是业主所希望和欢迎的。

第三,增强“两新”团组织活力是提升团组织地位的必然要求。团组织在“两新”组织中作为一个青年组织,一开始并不能获得很高的地位,而团组织要提升在“两新”组织中的地位,必须通过增强活力、切实发挥作用来得以实现。

三、金山区增强“两新”团组织活力的实践探索

2005年以来,金山团区委把“两新”组织团建工作作为难点来突破,在全区各级团组织中广泛发动,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些有效做法。

(一)党建有效带动,组织建设不断创新

从区的层面来看,团区委紧紧借助党组织的力量不断推进该领域的工作。2005年11月,区委组织部和团区委联合召开“两新”组织团建工作推进会,对进一步加强在“两新”组织中“党建带团建”提出具体要求。在乡镇层面,“两新”组织团建紧随党建模式,特别是在组织设置上,“两新”党组织和团组织保持了较好的统一,如在金山第二工业区、上海化学工业区金山分区设置了党总支和团总支,对园区内企业的党团组织实行统一管理。在村级层面,对在村区域内的“两新”组织,由村团组织进行有效覆盖,既解决了“两新”组织的覆盖面问题,而且又突破了农村团建“无工作对象”的瓶颈。此外,在“两新”组织的活动组织上,党群组织往往实行“捆绑式”活动方式,即一个大型活动由党委牵头,由工会、共青团、妇联一起承办,共青团和团员青年在活动中往往成为主要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二)上下组织联动,组织活动朝气蓬勃

“两新”团组织在成立之初,往往因为没有工作基础以及团支部书记工作经验欠缺,较难形成系统的工作思路和开展有效的活动。团区委针对这一情况,从面上加强指导,通过创建“金山区‘两新’组织团建示范点”和利用全区性专门针对“两新”组织的大型活动,形成该类团组织朝气蓬勃的活动氛围。如2006年团区委组织开展金山区“两新”组织青年足球赛,2007年又组织开展金山区“两新”组织三人制篮球赛等,吸引共50个“两新”组织团支部参与,近12000人参与了比赛。团区委还通过开展“两新”组织团建月、“经典走近外来务工青年”——露天电影巡映活动、来金务工青年看金山、来金青年才艺大赛、金山印象征文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更多的团员青年参与到共青团的活动中,促进了最基层团支部“动起来”。

(三)团员青年互动,团内民主有效扩大

调查发现,团员一方面有关注国家大事和企业发展大局的需求,另一方面却对参与团内民主不积极。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团组织在提供团员参与民主的渠道上存在不通畅的问题,也就是团组织和团员青年互动性较差,往往是团组织拿主意,团员青年被动地参加团组织的活动。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于2006年11月在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团委率先开展了“两新”团组织书记的直选活动,共吸引12名团员青年参与竞选,直选大会团员出席率高达98%。2007年上海亚龙工业集团团支部也举行团支部的直选,同样在企业中营造了良好的民主氛围。我们还发现,团员参与直选,与他们平等享有机会是分不开的,调查显示,有83%的团员青年认为如果再有直选的机会,他们会报名参与。

(四)青年社团促动,活力表现方式丰富

随着近年来青年社团和青年自组织的蓬勃发展,我区“两新”组织的青年社团也如雨后春笋般壮大,从而使团组织的活力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地多样化。调查显示,目前我区共有“两新”青年社团48家,其中,有21家是在没有团组织的企业中建立的。上海方科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团支部成立的“诗社”,将一群在诗歌创作方面志同道合的团员青年凝聚在一起,“诗社”定期出版刊物,并不断吸引新的成员加入。又如华峰集团团委成立篮球爱好者、日语兴趣小组等青年社团,吸引企业内团员青年参与社团活动率达到85 %以上,一些青年同时参与了多个社团的活动。这种业余的青年社团活动常常表现出比团组织更强的吸引力。

(五)企业文化牵动,活力的持久力加强

团组织在推进活力建设的过程中,将共青团的活动主动融入企业文化,使团的活动目的和企业的需求在企业理念上达成了共识,使团的活力持久性得到保证。上海霍费贝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团支部针对青年员在精神上缺乏依托,“打工”、“雇工”观念较重,有不同程度的“失落感”等现象,在青年员工的培训中不但重视业务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还注重培养其对本职岗位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缩短从“打工仔”到“企业人”的过渡,使共青团在企业中可以成为管理者与青年员工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发挥沟通思想、调节关系、化解矛盾的作用。

四、“两新”团组织活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两新”组织业主对团组织重视不够

“两新”组织大都处在创业的起步阶段,其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占领市场,如何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以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能立于不败之地。一些业主认为建立团组织的条件还不成熟,还没有把建团工作摆到企业的议事日程上来。因此组建团组织和开展团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业主的认同。同时绝大多数团组织负责人和团员不能进人领导层,对重大事项无从知晓,也无权过问,而业主只希望组织员工好好工作,不希望以组织名义提出意见建议,更不希望对其进行监督,从而制约了团组织作用的发挥,影响了团建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繁重的生产任务影响了团组织活力的增强

金山区的“两新”组织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经常加班加点。如在金山区实力较强的服装生产企业,青年工人经常是三班倒,团员青年一个月休息时间一般在2-3天,一旦空下来,“最想要的就是一个好好休息的周日”。因此,企业繁重的生产任务对共青团活力的发挥产生了较大影响。调查显示,有77%的团员反映团组织一年开展的活动为5次以下,只有6%的团员反映他们所在的团组织一年开展的活动在10次以上。

(三)“两新”组织团员的团员意识谈薄

在“两新”组织工作的团员青年中,大部分是进城务工青年,他们从学校毕业走上社会后也就离开了团组织,对团组织逐渐失去了归属感。而且就业后,由于工作压力大,劳动强度高,经常需要加班加点,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兼顾其他事情。离开学校时间越长,团员青年的团员意识就越淡薄。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有21%的团员“不愿意”或“看情况而定”来承认自己的团员身份。

(四)共青团的活动方式和内容上存在不足

调查显示,当问及对共青团活动的看法时,有40%的人认为“活动参与面太窄”,21%的人认为“活动数量不够多”,只有33%的人认为“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一些团组织设计的活力限于政治理论学习,对青年的需求了解不够或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经费去开展一些费用较高但受青年欢迎的活动。

五、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一)构建创新型的活力组织体系

以建设“同心多层”的共青团组织体系为目标,构建创新型的“两新”团组织的活力体系。一是建立社区团委,将区域内的“两新”组织纳入社区团委的管理,使流动团员有一个“青年之家”,借助社区这个成熟的“生态系统”不断发挥共青团的活力。具体在金山,可以进一步探索在村、居委会等设立团的总支或团委,改变传统的社区居委会、村只设置支部的惯例。二是大力推进“两新”组织的青年社团建设。要把青年社团建设作为激发青年参与活力的重要手段,使青年社团成为青年发挥活力的载体。三是进一步推进“两新”组织团支部书记的直选,让最广大的团员共同参与,让最有热情、最有公认度的团员成为团支部书记和委员,使团支部书记和委员成为团员向往的锻炼岗位,激发团员参与的热情。

(二)开展多载体的青年活动

“两新”组织团员青年有工作任务重、业余时间少、人际交往面窄等特点,但同时又有强烈的融入当地生活、表现自我、广交朋友的愿望。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我们认为以下几种活动类型比较适合“两新”组织的青年参与。一是大众型、参与面广的活动。如卡拉OK大赛、露天电影、篮球赛等。二是开拓眼界、扩大知识面的活动。如在节假日开展“来金务工青年看金山”活动、流动团员城市寻访活动等。三是扩大人际交往的活动。如在“两新”组织团支部之间开展联谊、“以球会友”、“美好情缘”等活动。

(三)提供高效能的多样服务

要针对“两新”组织团员青年的工作和学习需求,提供“实用”、“便捷”和“优惠”的服务。一是针对团员青年学习需求,开设专门面向“两新”组织团员青年的学历提升培训班。学历培训可依托政府劳动部门的培训资源,选择适当的专门科目,实行政府、企业和团员青年各负担一部分经费的做法,由团组织推荐入学,满足青年提升学历的愿望。二是提供提高工作技能的培训,引入社会资源,借鉴国有企业中青年工人的培训方式,大力开展“导师带徒”、“大练兵”、“职业生涯导航”等活动,使他们的“生存本领”得到有效提高。三是切实维护青年员工的合法权益。通过与业主不断地沟通和协商,帮助企业做好利益的合理分配,切实代表和维护青年职工的合法权益。

(四)完善资源支持的活力保障机制

要进一步完善“两新”团组织活力运行机制。一是完善“党建带团建”的保障机制,要依托党建,实现“捆绑式”带动,即与“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同步研究,同步部署,同步建设,团建不合格,党建不评优。二是建立向“两新”团组织资源倾斜的工作机制。可以“加强外来务工青年管理”为载体,纳入政府工作事务,争取政府财政的支持;
建立“两新”团组织团费全额回拨机制,把“两新”团组织的团费全部用于基层团组织开展工作上;
活动资源向“两新”组织倾斜,将文化、科技、卫生的资源优先提供给“两新”团组织。

(陆引娟、庄健、胡郁)

 

 

推荐访问:团组织 活力 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