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方案探讨

学校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方案探讨

摘要:胡锦涛总书记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传统美德同时代相结合的产物。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并容纳新的时代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学校,作为教育的根据地,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很有必要。要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带入校园,让学生对美德概念和美德教育有深刻的体会,需要学校创造良好的“学美德树新人”的校园氛围。

(一)要求学生来到高中第一堂课是学“做人”做人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自尊、自信、自爱、自强;
要尊重别人;
要诚实守信;
要有良好的文明习惯。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温和尔雅,见义勇为,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教师首先要教育学生要做一个真诚的人,学做文明之人,学做社会中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继承和发扬这种传统是每一个中国人,特别是青少年一代的历史责任。作为一名高中生,要懂得做人的道理,可以通过很多途径。从学校出发,要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更要让学生知道如何做人。1、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树立良好的文明习惯——懂礼貌、尊重人、讲文明。学校启动的“五四三二一”文明礼貌工程是对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更明确更具体的要求,学校创办的“十荣十耻”,是在“八荣八耻”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更明确的要求,这些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必须付诸实践。2、通过多种形式宣扬美德教育。比如开展德育主题班会,办班报,搞宣传,进行演讲、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得到启示或得到熏陶。3、学生评议活动。让学生按学校规章制度自主评议自己和其他同学的行为,好的行为确定下来,不良的行为指出来,从而达到自我反思和完善。4、进行榜样教育。对好人好事、文明标兵等进行奖励,在学生身边树立榜样。这样使他们向好的方面看齐,形成良好的风气。

(二)、在课程实践活动中渗透美德教育。1、学科实践渗透美德教育。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但教学又具有教育性。任何学科,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具有很多有教育意义的亮点,这需要教师去发掘。这里讲的“学科实践”是与传统课堂教育相区别的课程实践活动,即在各学科教育中要鼓励学生通过实践获得知识或得到感悟。例如政治课,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最直接的学科,也是进行美德教育最直接、最系统的学科,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政治也是学生认为最枯燥、无用的学科,原因之一就是没走出课堂,以说理教育为主,道理条条框框。其实政治课有很多实践操作活动:“经济生活”课程可进行社会调查活动,市场跟踪小报告,“政治生活”课程可进行当地政府职能实施项目调查,时事知识竞赛,关注时事热点问题,观看有关电影或法制专题报告等。这些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感受到国家经济的兴旺发达和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祖国强烈的自豪感和责任感。语文、历史、地理课也可以把学生带出课堂,这些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传统美德因素,例如语文对先进人物事迹的分析,可以让学生自主采访或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出重大贡献的先进人物,感染其高尚的思想情操,修养,进行榜样教育。历史教学中可让学生收集表现中国人民反抗侵略不畏强暴和敢于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爱国主义的故事,让他们感受到革命先烈的高尚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理科也可以在实验操作中渗透历代科学家、发明家的发明创作及求索攻坚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立志勤学、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教师努力挖掘和运用好本学科的传统美德教育因素,把知识性、思想性、实践性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自然而然的接受教育。2、教育专题实践。主要在于学校应该有目的地开展各种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劳动。通过劳动,可以促使学生抵制"不劳而获"和轻视体力劳动的腐朽思想的侵蚀,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和"勤劳节俭"的生活作风,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关心,爱护集体的精神,教育学生发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勇于奋斗和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从而抵制比吃比穿,爱好虚荣的行为;
培养学生勤劳、勇敢、果断的个性心理品质。(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如组织学生植树造林,维护交通秩序,到公共场所打扫卫生,图书观阅读禁止高声喧哗,购物、乘车、买票要排队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公共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遵守和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意味着对法律、法规、纪律、习惯等的尊重和敬畏,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合作态度。(3)、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政治活动。如军训、为民服务、参加敬老院、赈灾、助残、保护环境、法制教育等宣传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政治觉悟和爱国爱民情感。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根据地等,使学生从各个方面接受传统美德教育和影响。3、寒暑假实践报告活动。每年的假期是学生接触社会最好的锻炼机会,对这一活动,学校可以借助家庭资源进行美德认知教育和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教育。在家长的监督下,让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他们的社会生活能力,开阔他们的社会视野和丰富社会阅历。

(三)坚持优良传统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相结合中华民族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传统美德,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许多名言警句、美德故事、民族气节、革命精神无不体现着我们的民族精华。民族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是紧密结合的,对学生的教育更应把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1、进行诚信和守法教育。“人无信则不立”,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要“将中华民族传统中的诚信观念与现代市场经济的信用要求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以诚待人、严于律己、诚实守信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建立一个法治的国家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江泽民同志提出“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只有每个人都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法治社会才能最终实现。把法治精神作为现代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并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明确自身的权利,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做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显得至关重要。2、进行自强不息教育。《易经》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说的就是一个人要奋发图强、自立自强。现在很多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在心理、生理上接近或开始成熟,已形成了一定的观念和道德习惯。他们憧憬未来,怀有美好的理想和愿望,但要面临升学和就业的考验,又时常疑虑不安。甚至出现困惑、迷茫,经不起挫折。因而要对他们进行系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远大理想,鼓励他们做一个积极乐观的人,要有奋发向上的动力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3、进行“八荣八耻”教育。 胡锦涛总书记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传统美德同时代相结合的产物。“八荣八耻”做为新时代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荣辱观是一个现代公民对国家和社会的一种责任感,每个公民要有一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对学生进行“八荣八耻”教育,可以培养他们协调自己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把自己的理想目标与对国家的责任感结合起来。学校应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突出内容,从思想理论和行为方式上要求学生增强荣辱观意识。

参考资料

《道德读本》,编写:全国总工会宣传教部和共青团中央宣传部。1996年12月第一版。

《从教为师之道》,编写:郑维铭、刘树谦等,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11月第一版。

推荐访问:活动方案 传统美德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