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初中语文第一册阅读与练习(华师出版)第五单元(附答案)

新版初中语文第一册阅读与练习(华师出版)第五单元(附答案)

 

21.(论语)十刚
一、字词知识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论语()不亦说平() 默而识之()不亦乐乎() 诲人不倦()人不知而不愠() 诲女知之乎()
2.加点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同"智",聪明)人不知而不愠(愤恨) B.学而不思则罔(迷惑而无所得)思而不学则殆(危险) C.不亦说乎(也是、也)默而识之(标志) D.何以谓之“文”也(叫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啊)
3.解释下列加点词。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平?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温故而知新 (4)学而不厌 (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吾尝终日不食。
二、句子翻译
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已成为人们习惯用的成语,请用现代汉语准确地表达下列成语的含义。
1.温故而知新--- 2.诲人不倦—— 3.不耻下问一 4.学而不厌——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内容理解
下列各句是谈学习态度的,还是谈学习方法的?将序号填入答案中。
1.不耻下问2.默而识之3.学而不厌4.温故而知新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谈学习态度的有___________谈学习方法的有_____________
四、文学常识 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论语》中的“子”“先生”均指的是孔子。()
3.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战国时代鲁国人。()
4.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5.《论语》中所说的子贡是孔子的同学。()
五、运用知识的能力
《论语》六则
①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②子贵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
更也,人皆仰之。”
③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④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又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否化也。”
⑤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③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省更徙知传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见贤思齐焉( )
A.贤明B.贤明的人C.旧时敬词,用于平辈或晚辈
(2)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A.反省B.节省C.国家行政区域
(3)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A.拜访B.犯过错C.过错
(4)更也,人皆仰之()
A.更改仰望B.改错仰望C.改借敬仰
(5)子在川上曰()
A.河边B.船上C.四川境内
(6)德之不修()
A.助词,的B.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它,代词
(7)闻义不能徙()
A.迁移,指向“义”靠拢B.挪动C.运动
(8)是吾忧也()
A表判断B.这C.真实
(9)知者不惑()
A.知识B.知识分子C聪明
(10)吾日三省吾身()
A.太阳B日子 C.每天
(11)为人谋而不忠乎()
A忠心B.竭尽全力C.无私
(12)传不习平()
A.老师的传授B.传授C.传递
3.“而”字有时表顺接,有时表转接,指出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
①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②为人谋而不忠乎 ③人不知而不愠④敏而好学 ⑤择其善者而从之⑤学而时习之 表顺接:____表转接________。
4.文中的第①段谈的是什么意思?在课文的六则当中有一段和它类似,请你默写出来。
答:
5.本文中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明相似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文中有一句流传至今的成语,它是___。
7.给下面句子选择正确的译文。
(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A.看见贤明的地方便想着与之对齐,看见不贤明的地方就检查自己。
B.看无贤明的人便想要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便要检讨自己。
C.看见贤明的人思念齐国,看无不贤明的人就返回内地或自己所在的省。
D.发现贤明的人思念开国,希克不贤明的人便要检查自己。
(2)子贡日:“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其中画线部分可译为:()
A.经过它的时候,人们都看见了它;
夜晚的时候,人们都仰慕名。
B.有了过错时,人人都能看得到;
改正过错时,人人都敬慕着他。
C.拜访的时候,人人都看见了它;
换一种说法,人人都仰望着它。
D.有了过错时,人人都能看得到;
更不可理解的是,人人都仰望着他。
(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A.有知识的人没有疑惑,有仁德的人没有忧虑,勇敢的人没有畏惧。
B.知识意味着没有疑惑,仁义意味着没有忧虑,勇敢意味着没有畏惧。
C,聪明的人没有疑惑,有仁德的人没有忧虑,勇敢的人没有畏惧。
D.聪明意味着没有疑惑,仁义意味着没有忧虑,勇敢意味着没有畏惧。

22.扁鹊见蔡桓公
一、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并解释其在句中的含义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桓候不应。
(3)桓候又不悦。
(4)扁鹊见察桓公,立有间。
二、默写
扁鹊四次见到蔡桓公,每次诊断蔡桓公的病情是: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___ 第四次:____
三、朗读训练
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B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C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D.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四、文段阅读
①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2)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
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清也。”③居五日,桓候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④桓侯遂死。
l.这段文字选自___作者是__时期的___他所著的书,集先秦___家学说的大成。
2.这段文字共有四句话,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中()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l②|③④
3.给画的字注音。
(1)腠理()(2)汤熨()(3)遂()
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l)居:(2)故:
(3)及:(4)齐:
5.翻译下列句子。
(l)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翻译:

(2)臣是以无请也。
翻译:

6,“扁鹊望桓候而还走”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
7.本段文字所阐述的道理是——
五、运用知识的能力
1.选出和“寡人无疾”中“疾”的意愿相同的一项()
A.深恶痛疾B.积劳成疾 C.大声疾呼D.手疾眼快
2.解释下面这则寓言故事中加.成的字,写在括专里。
狐假虎威
《战国策·楚策》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日:“子(你)无敢食我也!天帝命()也。子以()我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23.狼
一、文学常识
1.《狼》节造自__中的《狼三则》,作者是__(朝代)著名文学家___
2.本文叙事部分的情节可归纳为:屠夫通狼、__、__、_。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
二、默写
根据提供的线索,默出描写屠夫行为的句子。
1.屠俱,__________
2.居夭窘,_________
3.屠暴起,_
三、文臣阅读 少时,一浪径去,其一大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狠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为加点字注音。
(1)瞑()(2)尻尾()(3)假寐()(4)黠()
2.解释加点的多义词。
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久之()亦毙之()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屠自后断其股()
场主积薪其中()意将随入以攻其后()一狼洞其中()
3.解释加点的词。
(1)其一犬坐于前(2)一狼洞其中(3)居自后断其股
4.选出对下列加点的语气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反法语气) B.止增笑耳。(感叹语气) C.意将随入以攻其后也。(疑问语气) D.狼亦黠矣。(感叹语气)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6.从后面的情节发展看,“一狼径去”是为了___“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是为了___,表现了狼的____。
7.文段中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杀狼的描写的是(用原文)__________
四、运用知识的能力
李寄
寄乃告债好剑及咋蛇犬①。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先将数石米餈③,用蜜麦少④灌之⑤,以置穴口,蛇便出,头大如菌③,目如二尺镜,闻糍香气,先啖食之。寄便放犬,犬就啮咋;
寄从后斫得数剑。疮痛急,蛇因踊出,至庭而死。寄入视穴,得九女髑髅,悉举出,咤言曰①:“汝曹③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愍⑤!”于是寄大缓步而归。
【注释】 ①咋(zha4)蛇犬:能咬蛇的狗。②石(dan4):量词,十斗为一石。③米餈(Ci1):用米或米粉做的团子。④蜜麨(chao3):指用麦芽精搅拌炒面粉做的馅。⑤灌之:包在里面。灌,注。⑤囷(qun1):圆形的米团。①咤(zha4)言曰:惋叹地说道。③汝曹:你们这些人。曹,辈。③哀愍(min3):哀怜。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 (2)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 (3)先啖食之 (4)寄从后所斫数剑 (5)疮痛急,蛇因踊出 (6)悉举出 (7)为蛇所食,甚可哀愍 (8)于是寄女缓步而归
2.根据文意,按要求写下原文。
(1)李寄为杀巨蛇都做了哪些准备?
答:

(2)描写大蛇外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
(3)最传神地表现出李守自信从容的句子是__________
3.本选段细致地描述了李寄杀蛇的过程,根据事件的发展,可将其分为三个层次,用“||”在原文上标出,并概括层意。
(1) (2) (3)
24.短文两篇
一、文段阅读
(-)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给加点的字注音。
(1)沧沦凉凉()2)探汤( )(3)汝( )
2.解释加点的词语。
(1)见两小儿辩斗 (2)日中如盘盂 (3)沧沧凉凉
3.翻译句子。
(1)孔子东游。
( 2)日中如探汤。
(3)孰为汝多知乎!
4.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二) ①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②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大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度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行()杼()稽()懿()
2.解释加横线词语。
(1)还:(2)与:(3)引:
(4)趋:(5)亡:

3.翻译。
(1)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2)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
4.第①段,乐羊子妻批评丈夫____的错误。为了说服丈夫,她引用了两个典故,这两个典故是____和_____。
5.第②段,乐羊子妻批评丈夫什么错误?她是如何说服丈夫的?
答:

6.乐羊子妻所说的道理,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启示?
答:
二、运用知识的能力
子罕以不贪为宝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子罕()稽首()怀璧()纳此()弗受()
2.解释加点的词的含义。
(l)宋人或得玉 (2)子罕弗受 (3)我以不贪为宝 O)尔以玉为宝 ⑤不若人有其宝 (6)稽首而告曰 (7)使玉人为之攻之
3.本文赞扬的是___的精神。

25.诗五首
一、文学常识
1.陶渊明,字____,又名____,谥号___。他是我国时期的著名诗人。
2.《过故人庄》从体裁样式上看,是一首____诗;
从内容上看是_____诗。这首诗的作者____是___诗歌流派的著名诗人。
3.《钱塘湖春行》一诗以____为线索描绘了一幅西湖早春的图画。
4.王安石是__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能诗善文,是_____之一。
5.《游山西村)选自___作者__,是__时期著名诗人。
二、字词理解
1.解释下面带点的词语。
(1)几处早莺争暖树 (2)最爱湖东行不足 (3)还来就菊花
2.指出下列带点词原指什么,泛指什么?
(1)故人具鸡黍 鸡黍:
②把酒话桑麻 桑麻:
三、内容赏析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l)秽()(2)长()
2.陶渊明是我国古典文学史中______诗歌流派的代表人物。
3.诗中体现了农家生活艰辛的一句是____。
4.诗人体现在诗中的感情是怎样的?为什么这样说?
答:
5.体现了全诗主旨的一句是:____
6.全诗通过躬耕夜归这个小小的生活片断,表现了什么深刻的思想?
答:

(二)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这首诗按怎样的次序写景?
答:
2.后两句分别写什么?
答:
3.整首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
答:
4.从诗中我们能看出湖阴先生是什么样的人?
答:
5.这首诗的脚是____、__、___三个字,押的是__韵。
6.后两句中“护”“绕”“排”“送”四个动词有什么表达效来?
答:
7.青苔性喜阴湿,极易生长,而湖阴先生的庭院居然“无苔”,此二字说明了什么?
答:
(三)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拉杖无时夜叩门。
1.头两句诗中的“莫笑”“足”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
2.“丰年留客足鸡豚”的正常语序应为_____
3.诗中广为传诵的名句是_______
4.颔联两句的精彩之处表现在哪儿?
答:
5.颈联着重表达的内容是什么?
答:
6.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
7.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答:

第五单元过关测试
班级__姓名_成绩
一、基础知识(20%)
1.文学常识。(10分)
(1)《论语》是__家经典著作之一,它是记录__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2)《扁鹊见蔡桓公》节选自___.韩非,是__末年韩国的公子,喜欢研究刑名法术的学问,是那时重要的__家。他所著的书,集先秦__学成之大成。
(3)《钱塘湖春行》选自_,其作者_是_时期著名诗人。
2.按要求默写。(10分)
(l)《归园田居》中,体现了农家生活艰辛的一句是____ ,体现了全诗主旨的一句是_____.
(2)《书湖阴先生壁》中构成对偶的诗句是_______.
(3)《游山西村》中广为传诵的名句____。
(4)《过故人庄》哪两句描绘了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
答:
二、课内阅读(60%)
(-)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日:“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日:“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候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
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扁鹊_____蔡桓公__有间_腠理__ 肌肤___骨髓__汤熨__遂死___ ]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6分)
(1)不治将恐深 (2)寡人无疾 ③不治将益深 (4)扁鹊望桓候而还走 (5)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6)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6分)
(1)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__同__,意思是__。
(2)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__同__,意思是__。
(3)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__同__,意思是__。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5.把课文用“||”分为三个层次,并概括层意。(6分)
(1)一层:
②二层:
(3)三层:

6.桓侯病重致死的真正原因是__(成语),这个故事告诫人们_____。(4分)
7.学了这则故事,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3分) 答:

(二)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④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⑤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给下列加点词注音,并解释其含义。(10分)
(1)不亦说乎 ②人不知而不愠 (3)学而不思则罔 (4)思而不学则殆 (5)默而识之
2.指出下列语句中“之”的用法。(6分)
(1)学而时习之 (2)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3)默而识之
3.“而”字的基本用法有两种,顺接和转接,请从文中找出三个或三个以上与“华而不实”中的“而”意思相同的语句。(3分) 答:

4.翻译下列语句。(6分)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下列语句中表示使学习方法的有()(2分)
A.学而时习之B.温故而知新 C.学而不思则罔D.思而不学则殆 E.敏而好学,不耻下问F.择其善者而从之
三、课外阅读(20%)
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犹宜将护。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1.本段文字短小精悍,只有两句___描写,却深刻地揭示出一个____的大道理。(2分)
2.给加点字注音。(2分) 傥()遽()朕()卿()谏()
3.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释义。(10分)
(1)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
A.仓猝B立即C.就,于是D.逐渐
(2)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
A.幸亏B.侥幸 C.幸福 D.宠幸
(3)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
A.虚词B.东部民族C.平定D.外族
(4)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
A.终止B.终于C.死D.长久地保持
(5)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A.所以B从前C.因为D.缘故
4.给下列句子选择正确译文。(4分)
(1)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犹宜将护。()
A.上级对左右近臣说:“治理国家如同治病,病即使痊愈,还应当护理调养。”
B.唐太宗对左右近臣说:“治理国家如同治病,病虽然痊愈,还应当护理调养。”
C.唐太宗对仆人和臣子说:“治理国家如同治病,病即使好些了,也应当护理调养。”
D.唐太宗对左右近臣说:“治理国家如同治病,病即使痊愈,还应当护理调养。”
(2)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A.国内外太平安定,我不认为值得高兴,惟独高兴的是陛下身处安稳的境地,还考虑到危险的时候啊!
B.国内外治理得很安定,我不认为值得高兴,惟独高兴的是陛下身处安稳的境地,还考虑到危险的时候啊!
C.国内外太平安定,我不认为是喜事,惟独认为陛下身处安稳的境地,还考虑到危险是一件喜事啊!
D.国内外太平安定,臣子们不认为值得高兴,惟独高兴的是陛下身处安稳的境地,还考虑到危险的时候啊!
5.给本段文字起一个恰当的标题____(2分)
附:参考答案
21.《论语》十则
一、1.lun2 yue4 zhi4 le4 hui4 yun4 ru32(1)同“悦”,愉快。(2)道德高尚的人。
(3)温习旧的。(4)因过多而不喜欢。(5)舍弃。(6)曾经。
二、1.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2.教别人时不嫌疲劳。形容教导特别耐心。3.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4专心学习,没有厌倦、满足的时候。形容好学。
5.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有能做我老师的人。
王、学习态度:1、3.5学习方法:2.4.6 四、1./2./3.X4./5.x 五、1.xing3 geng1 xi3 zhi4 chuan22(1)B(2)A(3)c(4)B(5)A(6)B(7)A(8)B(9)C(10)C(11)B(12)A3.顺接:①④⑤(6)转接:②③4.通过对比别人的长处与缺点,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品德与修养。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6.见贤思齐7.(l)B(2)B(3)C 22.扁鹊见蔡桓公
一、(1)hao3喜欢(2)ying4理睬(3)yue4高兴(4)jian4一会儿 三、A 四、1.扁鹊见蔡桓公战国韩非法2D3(l)cou4(2)tang4(3)sui44.(1)停留(2)特意(3)到(4)剂5.(1)扁鹊远远地看见桓候转头就走。(2)我因此也就不再说话了。6病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7.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否则会走向失败 五、1.B2求:寻找。而:顺接连词。命:命令。以:认为。为:为了。观:看。
之:助词。走:跑。以为:认为。然:对。故:所以。遂:就。皆:都。畏:害怕。
23.狼 一、1.《聊斋志异)清代蒲松龄2惧狼御狼毙狼对待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人不能心存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二、1.投以骨上奔倚其下,弛担持刀3.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三、1(l)ming2(2)kao1(3)mei4(4)xia22(1)神情打算(2)助词,没有实在意义 代词,代狼助词,相当于“的”(3)代狼代麦场代屠户代杂草堆3(1)像狗一样。
(2)打洞。(3)大腿。4.C5.(1)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外一只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2)想钻洞进去以便攻击屠户。6.攻其后诱敌阴险狡猾7.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四、1.(l)向地方官府申请领取(2)到…时候到(3)吃(4)砍伤口(5)于是(6)都(7)被非常(8)漫步行2(1)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先将数石米餈,用蜜麦少灌之,以置穴口。(2)头大如因囷目如二尺镜(3)于是寄女缓步而归3.(1)杀蛇前的准备工作(从开始至“以置穴口”)(2)李寄智杀大蛇(从“蛇便出”至“至庭而死”)(3)李奇表现出从容镇定(从“寄入视穴”至结尾) 2从短文两篇
一、(一)1.(l)chang1(2)tang1(3)ru32.(l)争胜负(2)一种盛液体的器皿(3)清凉3.(l)孔子向东游历。(2)(到了)中午,(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3)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4.提示:答案可多样,只要能扣住故事内容去思考就行了。
(二)1 xing4 zhu4 ji1 yi4 2(1)回家(2)给予(3)引(4)快步走(5)通“无”,不知道的(东西) 3.(l)长久出外,怀有思念之情,没有什么意外的事。
(2)羊子被她的话所感动,又回去修完自己的学业。
4.行路拾遗不饮盗泉之水不食嗟来之食 5.批评丈夫中途废学的错误。先以“断织”作比,再引出喻理,生动而深刻。
二、l.han1 ji1 bi4 na4 fu2 2(l)有一次(2)不(3)贪婪(4)你(5)如(6)叩(7)雕琢3.廉洁不贪 25.诗五首
一、1.元亮潜靖节东晋2五言律山水田园孟浩然山水田园3.诗人行踪4宋朝唐宋八大家5.《剑南诗稿》陆游南宋 二、l.(1)向阳的树(2)不够(3)靠近2.(1)原指鸡和大黄米,此泛指招待客人的好饭菜。(2)原指桑树和麻,此泛指农事。
三、(一)1.(1)hui4(2)zhang32.田园派3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4恬淡愉悦。
因为诗人笔下描摹的夜归情景是非常优美的:皎洁的月光,狭长的山路,茂盛的草木乃至夜露打湿衣襟。如果没有愉快的心情,不会写出这么美的意境。5.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6.为了能不同流合污,保持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节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
(二)1.由近及远的次序。2.上句写河水、稻田、下向写青山。3.喜欢闲适、恬静。
4.雅好芳洁、朴实勤劳。5苔栽来。6.“护”和“绕”表现出溪水温柔多情、曲折多姿;
“排”和“送”表现出青山山势若奔、翠色欲滴。7.说明院主勤劳、好洁,清静脱俗。
(三)1.“足”字写出农家的盛情,也表达出诗人的满足;
“莫笑”突出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赞赏。
2.丰年留客鸡豚足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4一方面它是写景的佳句,写出了山水重叠环绕,春光无限的自然风光;
另一方面它又富于哲理意味,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令人回味。5.是通过对乡村祭祀的描写,赞美古老淳朴的风情风俗。6对田园生活由衷的喜爱和不舍之情。
7.标题是《游山西村》,全诗没有写一个“游”字,但诗中的每一句又都和“游”字相联系,记游的过程表现得很有层次。
第五单元过关测试 一、1.(l)儒孔子(2)《韩非子》战国思想家法家(3)《白氏长庆集》白居易唐代 2.(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衣沾不足情,但使愿无违(2)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二、(一)1.que4 huan2 jian4 cou4 fu1 sui3 tang4 sui4 2(1)厉害(2)古代君主对自己的谦称 (3)更(4)转身就跑(5)问(6)寻找3.(1)“还”同“旋”,回转。(2)“汤”同“烫”,用热水焐。(3)“齐”同“剂”,药剂。
4(1)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当作自己的功劳。(2)扁鹊着见桓侯转身就跑。
5.(l)桓公不听扁鹊的忠告。(开头至“桓候又不说”)(2)扁鹊指出桓公的病已不可救药。(“居十日”
至“臣是以无请也”)(3)桓公病死。(“居五日”至结尾)6.讳疾忌医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 (二)1.(1)yue4同“悦”,愉快(2)yun4恼怒(3)wang3迷惑而无所得(4) dai4精神疲倦而无所得(5)zhi4记2.(1)代所学知识(2)代孔文子(3)代学习所得3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厌。4.(l)温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是可以做老师的。(2)聪敏而又爱好学习,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3)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当我的老师。5.AB 三、1.对话安邦定国 2. tang3 ju4 zhen4 qing1 jian4 3.(l) B(2) A(3) B(4) D(5) A 4.(l)B(2)A5.居安思危


推荐访问:第一册 单元 新版